2021數字療法元年開啟,會是孤獨癥康復的下一站里程碑嗎?
自2020年以來,一股名為“數字療法”的浪潮在智慧醫療領域,甚至是醫藥領域席卷,吸引了來自醫院端、研發方和投資端的多方目光。據數據統計,在2020年數字醫療領域內達成了692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額達到1335億人民幣,成為僅次于生物醫藥的第二大領域。
2021年,數字醫療繼續乘風而上,僅上半年便發生了465起融資事件,累計披露融資總額高達1110.3億人民幣,幾乎達到全球2020年全年累計的融資額。資本對數字醫療的重金押注,也讓“數字療法”的未來畫卷在我們面前緩緩鋪開。
數字療法是什么?浪潮從何而來?
數字療法是一種全新概念的醫療方法和數字健康解決方案,據數字療法聯盟(Digital Therapeutics Alliance)官方定義,數字療法是為患者提供基于循證醫學和高質量軟件程序驅動的干預方案,用以預防、管理或治療疾病。數字療法可以是基于計算軟件程序或人工智能(AI)驅動或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藥物或者其他療法配合使用,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2020年,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數字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市場的投資金額在過去近十年中均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2020 年11 月,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通過了首款數字療法,標志著國內數字療法新賽道的開啟。因此,2021年,也被業界公認為數字療法元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發布的報告《Digital Therapeutics & Wellness: Disruption,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 Forecasts 2019-2024》顯示,數字療法市場將在未來5年迅速擴張,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320億美元,數字療法已經成為數字醫療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創新趨勢。
為何數字療法會在2020年后突然興起,并以“野蠻生長”的姿態強勢占領數字醫療領域的高地?
首先,疫情的突發,為數字療法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疫情期間的停工停學,全民居家,讓諸多醫療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整個產業鏈條中的運營要素。面對未曾預料過的挑戰,飛速增長的遠程問診、線上診療需求,加速產業擁抱數字化成為了企業們應對這場突變的出口——而數字療法具有的遠程、便攜且個性化干預的優勢讓它被快速瞄準,成為沖擊數字醫療行業的“新浪潮”。
其次,數字療法的飛速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疫情的影響也并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數字療法能夠在短短兩年內成為萬眾矚目的新風口,有一部分原因得益于數字醫療行業“前兩波浪潮”為其打下的“江山”。
時間往后撥回五、六年前,醫療信息化和大數據企業涌入,通過將院內院外數據打通,去結構化的方式,把患者的治療過程和碰到的問題以多維度方式呈現,這是第一波浪潮。在此基礎之上,互聯網醫療開始興起,通過數字化手段,將醫生與患者進行鏈接,賦能行業診療,提升問診效率,數字醫療的第二波浪潮由此進一步深入到臨床側。
我們可以看到,數字療法元年不是陡生的“空中閣樓”,而是一步一步鋪墊和催化的結果。正是在前兩波浪潮的推動下,數字療法的基礎建設搭建完成,數字醫療開始嵌入醫生端與患者端之中,加上疫情下涌現的剛需,數字療法行業得以正式起航。
數字療法元年到來,能否為孤獨癥干預破局?
2020年,是中國醫療創新的轉折點,科技創新成為了十四五規劃的重中之重。2021年,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根據國家科技部網站顯示,2021年1月19日,科技創新 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2020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正式公開征求意見,彰示著中國腦計劃的投入啟動。
中國腦科學計劃以“一體兩翼”為結構,即以研究腦認知的神經原理為基礎,一翼是利用腦科學研究來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另一翼則是研發重大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如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抑郁癥、孤獨癥(也稱自閉癥)等,形成各類新型醫療產業。
那么,在中國腦科學計劃的政策推動和與數字療法浪潮風靡的背景下,孤獨癥康復會有新的突破口嗎?
事實上,孤獨癥康復賽道的數字療法已經開始啟動。2016年-2020年,糖尿病、哮喘/COPD、睡眠療法、疼痛、抑郁癥、孤獨癥/自閉癥、IBS(腸易激綜合征)、高血壓、帕金森9個細分領域數字療法融資額達59.44億美元,其中孤獨癥領域融資金額達4.64億美元,位列第六。
為什么在孤獨癥賽道,開始推崇數字療法?這與孤獨癥康復的痛點相關。
第一,康復師人才缺口大。據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與北大醫療腦健康共同發布的《2020年度兒童發展障礙康復行業報告》數據顯示,在我國0-18歲的人群中,孤獨癥的患者預計達300萬,而在冊康復師卻僅有2萬多人次,康復師數量嚴重不足。
第二,人工成本過高。孤獨癥與尋常的疾病不同,無法通過血、基因等指標來進行診斷,更多的是依靠經驗豐富的醫生與康復師對其進行觀察,從而制定康復方案。這對于醫生端提出了高要求,而此類能對孤獨癥進行診斷的醫生,全國僅有500余人。
第三,患兒對機構康復師的依賴性極強。在疫情的沖擊下,許多線下康復機構被迫停課,大多數家長對孩子康復束手無策,在家中,孩子的康復進度被耽誤,甚至在機構復課時,許多孩子都出現了能力退化的現象。孤獨癥的康復一直以來都倡導者“家校共育”,孩子的康復不能僅限于康復機構,而是應該帶回家中,融入社會化之中,這就急需一個能夠幫助到家長的康復輔具,作為家庭干預的小幫手,數字療法則是這個順勢而生的“小助手”。
倡導數字療法,并不是要讓數字康復完全替代傳統的線下干預,而是幫助家長通過一個數字化的手段,更加高效的對孩子進行干預,從而獲得一個更好的康復效果。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不同的患病程度,數字療法可以讓患兒家長在其中擁有自己的參與度,包括父母對孩子病癥的一些認知,如何進行干預等。數字療法可以是一個軟件,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硬件去聯用。
當數字療法來敲門,孤獨癥康復如何立住?
在國外,孤獨癥數字療法的研究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陪伴機器人,來解決孤獨癥癥患兒表情識別困難的難題。許多孤獨癥患兒在識別常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緒上存在困難,這款陪伴機器人可以作出各種表情,讓孤獨癥患兒模仿來與孤獨癥患兒進行互動。
Cognoa是全球首個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應用于兒童孤獨癥癥早期篩查的公司,家長們在應用商店下載App,填寫孩子的基本信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回答15至20個和他們行為有關的問題后,系統將會自動生成篩查方案,這大大縮短了家長們通過線下預約診斷的時間。同時,這套系統會將收集到的信息匯總成巨大的數據庫,機器通過對海量的醫療數據進行學習,讓篩查方案不斷趨于完善,更加精準。目前,Cognoa的團隊已經在哈佛醫學院和斯坦福醫學院對超過十萬名自閉癥兒童的患病情況進行了跟蹤。
那么,比起歐美等發達國家,國內的孤獨癥數字療法表現如何?
總體來看,國內的孤獨癥康復市場目前以線上+線下的服務形態為主,多數康復機構以線下運營的方式進行,在受到2020年初的疫情沖擊后,線下康復模式遭遇挑戰,從而讓一些企業開始思考數字療法在孤獨癥康復方面的運用。
其中率先開展研發投入的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旗下的北大醫療腦健康,作為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及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共同設立、專注在兒童發展障礙領域的康復企業,北大醫療腦健康有著較為前沿的戰略眼光,率先開展了國內首個數字療法康復輔具的應用。目前北大醫療腦健康的數字療法成果有兩個:一個是面向全國康復機構的“嗨寶快學”系統,另一個則是面向家長端的“嗨小?!敝悄芨深A輔具。
“嗨寶快學”系統具有評估、制定訓練計劃、數據記錄統計等功能,能夠從整個康復干預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協助機構康復師進行線下干預,大大減輕機構干預的人工成本,提升康復效率。
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孤獨癥的孩子需要滿足每周成功干預40小時,并且持續2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到更好的康復效果。但這種高強度密集的康復干預并不是能夠由單獨一方達成的,而是需要家長和機構的共同參與,因此面向家長端的“嗨小?!睘閷崿F家校共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自2018年起,北大醫療腦健康與中科院計算所所屬企業中科物棲就開始進行家校共育數字化干預方面的探索,歷經兩年,2020年4月“嗨小?!背晒ι鲜?,國內首款針對孤獨癥兒童能力發展提升的數字療法家庭干預工具就此誕生。
作為孤獨癥數字療法的成果載體,嗨小保具備了從測能力、做干預到記數據、看效果等一站式的功能,能夠在0-7歲的黃金干預期,捕捉兒童的發展規律,通過家長的在線評估為孩子找到合適的訓練目標,制定個性化的家庭干預方案,從而實現更好的有效干預。同時,嗨小保還內置了“在線預約”服務,家長在使用嗨小保進行家庭干預訓練時,可以隨時預約康復師進行遠程督導,實現線上實時的一對一康復服務。
數字療法干預,前路如何?
可以看到,對比國內外的研究進展,由于國外孤獨癥的研究比國內起步早40年,所以國內的孤獨癥數字療法研究相對滯后,比如在孤獨癥的相關APP應用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產品多集中在治療上,且采取付費形式;而國內的大眾群體對于自閉癥的認知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很多誤解,甚至完全不知道的狀態,所以許多產品尚停留在提高大眾認知,科普孤獨癥知識的階段,距離數字化、商業化尚有距離。
但在數字療法的元年,隨著資金的注入,科研投入的加大,大眾認知的提高,我們可以期待在未來數字療法能夠深入孤獨癥康復領域,在中國腦科學計劃的推動下,實現新的突破。當下兒童孤獨癥康復行業正處于新老交替階段,各類領域的開拓蓄勢待發,通過數字化診斷、干預,提高患者家庭對疾病的認知,普及數字療法,相信能夠給孤獨癥診療行業企業,讓未來的孤獨癥康復脫離供不應求的窘境,惠及廣大孤獨癥群體。
2021-08-16
2019-10-24
2022-09-02
2020-02-07
2021-01-04
1970-01-01
2022-08-03
2023-02-28
2023-01-02
2021-12-31
2023-01-09
2020-02-07
2023-01-16
2022-01-06
2022-09-09
2023-02-22
2020-07-09
2021-08-10
2022-08-27
2022-11-20
2020-03-10
2021-07-16
2020-09-02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