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交小組課
藝術(視覺)人類重要的表達方式,遠古文明在語言系統發明之前,就用視覺(圖畫、符號)的方式進行訊息傳遞或記錄。
有時候我們或許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也許在紙上用鉛筆畫一個愛心(或是圓圈),或者用紅色(喜歡的顏色)的紙片貼在媽媽的照片上,就是一種很好傳達自己感情的方式。
作為一名視覺表達的老師,我看到有一個孩子小A用混亂的線條在紙上“亂涂一氣”,可是當他說明這是暴風閃電的時候,我們就能感受到他對于事物的一種體驗,而這種體驗的表達方式足以引起其他人的共鳴,在這一點上是成功的。
還有一個孩子,小B會將他喜愛的家人(爸爸、媽媽)畫在一個很大的紅色車廂里,火車車廂就是他的最愛;小B成功的用藝術方式表達他對家人的愛,以及用紅色對于“溫暖”的感受。
1.表達核心動機:藝術社交課程項目的核心目標是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有效的表達方式,以及引發開啟溝通的核心動機。為之后的社交訓練打下積極的基礎。而相較于復雜的語言表達體系,自己動手用直觀的材料創造一幅作品,符合孩子們的特點與表達需求。
2.堅持的品質:在藝術社交課程項目中我們提倡堅持、專一、有始有終的良好品質。藝術手工作業的特性有助于提高孩子對待事物的專注度。
3.課堂規則的銜接:我們強調課堂中的規范和規則,通過游戲的方式向孩子說明課堂的規則,用正向行為支持的策略鼓勵孩子遵守規則,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
主題設置:以不同主題的方式進行課程設置,如“海洋”、“星球”、“交通工具”、“自然”等等。同時動態的主題調整,會增加孩子們在課堂的參與度,以及互動的輪次。如,對“汽車”感興趣的孩子就會投入與“交通工具”主題中來。除此以外,動態主題調整會評估孩子們上課的狀態,臨時加入可玩性、參與度較高的主題,如“落葉”、“下雪”。
情境設計:根據孩子的程度設立不同情境;在情境中,鼓勵孩子通過藝術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感受;如在“交通工具”的主題中,有關于聽覺的設計(引擎聲、汽笛聲)。在“冬天”的主題中,設計關于視覺和感知覺的細節(下雪噴霧、冰塊);一份關于”學習情境“的研究發現,在針對性強的情境中,孩子的參與度和習得度分別能提高89%和78%,而高參與度會提高習得度。一個好的課堂情境對于孩子十分重要。
作為主題設計的另一個維度,“生活化”、“日?;?、“功能化”也被納入主題設置的考量范圍,像是“雞蛋調色”、“大米作畫”等。
1.藝術社交課程項目首先關注孩子們的表達與社交,這是我們創設課程的初衷也是核心目標。
2.除了核心關注之外,我們還從其他維度關注孩子的發展,如觸覺(感知覺)、身體協調性、肌肉核心控制、精細運動等等。
3.另一個重要且易于被忽略的方面是“視覺關注”。其實很多孩子受到注意力問題的困擾,其中除了身體其他方面需求的原因之外,視覺領域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近視,色弱,追視短暫,跳躍式閱讀障礙、或是視覺辨認偏離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表現乃至社交與表達。
1.藝術本身是社交的表達方式,社交同樣也是可以通過作品呈現,兩者是融合且不能分割的一體。我們針對孩子的特點開發不同的比例模型,分別為A型65%(社交)+35%(藝術)以及B型55%(社交)+45%(藝術)。
2.兩個比例模型,會參考孩子近兩次課的課堂表現,進而評估決定用A型還是B型。
1.或許很多家長會疑惑,如果僅僅通過作品來呈現課堂的成果的話,那與其他藝術教育機構有什么區別?也體現不出我們的核心目標。對此我們目前有一些針對性的方式,如課后進行家長交流。
2.關于”家長課后交流“調整建議:
現在是每堂課之后會進行課堂交流,但孩子的核心能力進步是階段性的,也是需要時間點滴的累積。每次課程之后交流頻次太多,評價重復性較高,同時群體開會不利于老師和家長交流。
*建議:在一個階段之后增加家長一對一的交流會,總體評估孩子的情況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Q: 藝術社交和藝術創作課有什么樣的區別?
A: 藝術社交課的核心和藝術創作不一樣;藝術創作著眼于引導以及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打破常規、天馬行空、并給予作品(角色)一個合理的解釋,同時關注創作技巧以及視覺傳達。
Q: 如何看待孩子們看似無意義的涂鴉?
A: 首先每件被創作出來的作品一定包含表達性的目的;如,涂鴉的目的可以是對一種動作的重復練習,或者只是純粹的對于某種顏色的追求。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孩子們的創作行為,從而幫助他們在動手的同時,也可以通過簡單的語言來表達。
Q: 藝術社交課程項目包含些什么類型的主題?
A: 主題設置很重要,既要符合孩子們的興趣與認知水平,同時也要具有一定范圍的拓展泛化以及生活功能化。
如,季節、交通工具、節日、飲食等等都會成為我們討論的范疇,而課程中與孩子所關注的事物,經常在生活中也能遇到,以此幫助他們越來越關注周圍的事物以及相關的角色和同伴。
作為主題設計的另一個維度,“生活化”、“日?;?、“功能化”也被納入主題設置的考量范圍。
Q: 作為家長如何在家配合課程的要求,安排有助于提高孩子相關能力的練習?
A: 在每次課程之后會有簡短的交流,其中包含課程主題以及目標,家長可以根據相關主題在家中設計活動,或和孩子一起討論課程主題。除此以外我們在每階段還會安排家長一對一的面談會,幫助家長和老師了解孩子的發展,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可行的方案。
Q: 在藝術社交課程項目中會加入其他互動元素嗎?如音樂、戲???
A: 因為課程時長的原因,每次課程設計會以藝術表達為主,但其中會加入一些如打擊樂(音樂)、角色扮演(戲?。┑幕顒?。
多種不同的元素可以增加課程互動體驗,激發孩子的核心表達動機,同時也能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如前庭覺和本體覺等。
課程安排
授課地點:
上海市閔行區東蘭路238號2樓 游語教育
課程時間:
每周日13:20-15:20 ,學員課上至14:50后面休息10分鐘,含部分家長溝通交流時間,部分學員可在15點繼續上后續課程
授課老師:Nick尼克老師
2021-02-03
2020-04-30
2022-07-20
2021-01-31
2021-02-01
2020-09-27
2020-10-05
2021-01-31
2022-08-03
2021-12-31
2021-12-31
2022-12-01
2020-02-07
2022-12-07
2020-01-03
2020-06-26
2022-08-10
2020-03-11
2021-01-30
2019-10-24
2020-04-17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