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搜:  小孩自閉癥  孤獨癥癥狀  自閉癥天才  自閉癥治療  自閉癥語言訓練方法

孤獨癥流量門戶 自閉癥機構入駐

通過聽者訓練發展孤獨癥兒童的對話和反向對話能力

來   源:北京師范大學
關注機構:
聯系機構:
摘   要: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TheAnalysisofVerbalBehavior》最新一期的文章“通過聽者訓練發展孤獨癥兒童的對話能力和反向對話能力”。很多研究者關注于使用輔助來對孤獨癥兒童直接進行對話教學,例如使用仿說輔助、圖片(tact)輔助、寫作輔助等,然后逐漸撤除輔助轉化成語言的前事刺激。
關鍵詞:孤獨癥,仿說,輔助,孤獨癥兒童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The Analysis of Verbal Behavior》最新一期的文章“通過聽者訓練發展孤獨癥兒童的對話能力和反向對話能力”。研究選取了六名孤獨癥兒童作為被試,探究通過聽者訓練后,孤獨癥兒童是否可以發展出對話能力及反向對話能力。

1.摘要

孤獨癥兒童在對話能力的發展方面存在一定困難,普通兒童一般在學前階段學習對話來發展對話能力,而孤獨癥兒童很難發展出對話能力或發展出有限的對話能力。很多研究者關注于使用輔助來對孤獨癥兒童直接進行對話教學,例如使用仿說輔助、圖片(tact)輔助、寫作輔助等,然后逐漸撤除輔助轉化成語言的前事刺激。當然,也可以通過非直接教學來發展孤獨癥兒童的對話能力,例如命名教學、聽者訓練等。

2015年,Kodak&Paden選取了兩名孤獨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聽者訓練來促進孤獨癥兒童對話能力的發展。在聽者訓練時,兒童面前被呈現視覺刺激,研究者說“Youwashwith___”,兒童被教學去選取正確的視覺刺激;在聽者探測中,視覺刺激被撤除,研究者問相同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一名孤獨癥兒童經過聽者訓練后發展出了對話行為。由此可以看出,如上的聽者訓練可以促進孤獨癥兒童對話能力的發展,但是效率一般。

2016年Smith等人也通過聽者訓練來發展孤獨癥兒童的對話能力。研究選取了五名孤獨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這五名兒童在聽者訓練前已經可以正確命名研究中所用的圖片。在聽者訓練中,兒童面前擺放包含正確答案的圖片,兒童需要在聽到問題后選出正確的卡片,例如問“你想吃什么黃色的東西?”,兒童選出“香蕉”圖片;在對話探測中,圖片被撤除,問兒童相同的問題“你想吃什么黃色的東西?”,目標行為為兒童正確說出“香蕉”,研究結果顯示有四名兒童發展出對話行為。

基于以上兩篇研究,此篇研究復制了2016年Smith等人的研究,同時在Smith等人的研究基礎上也做了一些延伸。本研究關注于通過聽者訓練是否可以促進孤獨癥兒童對話能力和反向對話能力的發展。其中,反向對話能力涉及的是雙向的關系,在反向對話能力的教學中,兒童被教授A-B的關系,探測B-A的關系,例如聽者訓練“你什么時候用牙膏?”,兒童選擇“刷牙的時候”的圖片;反向對話能力探測中撤除圖片,問兒童“你刷牙的時候需要往牙刷上放什么?”,正確回答為“牙膏”。在目前的研究中,反向對話能力的研究對象只涉及了普通兒童,還未涉及孤獨癥兒童。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研究選取了六名年齡在4-11歲的男性孤獨癥兒童,所有的兒童都可以正確命名所有的圖片。

2.2研究材料

每名兒童的對話問題包括三組,共9個問題,問題示例如下:

表格1問題示例

表格1問題示例


2.3研究變量

自變量:聽者訓練,在聽者訓練中兒童學習提問后正確選擇圖片,5秒內正確選擇目標圖片記為正確反應。例如提問“警察什么時候來?”,正確反應為兒童5秒內指出“小偷”圖片。

因變量:對話能力,對話能力通過在對話探測和反向對話探測中回答正確的百分比來衡量,在探測中兒童5秒內正確回答問題記為正確反應。例如,在對話探測中提問“警察什么時候來?”,在反向對話探測中提問“有小偷的時候誰來?”。

表格中展示了聽者訓練的教學示例及對話能力探測和反向對話能力探測的示例。

聽者訓練的教學示例及對話能力探測和反向對話能力探測的示例。


2.4研究設計

多基線跨行為研究設計

3.研究流程

3.1對話探測(IntraverbalProbes)

聽者訓練前對話探測:在聽者訓練前,收集對話探測的數據。在對話探測中,不提供任何教學材料和視覺刺激,每名兒童被問及表格1中的9個問題。兒童在5秒內正確回答記為正確反應,同一個問題兒童有兩次反應的機會,如果第一次提問兒童正確回答記為正確反應并繼續提問其他問題;如果第一次提問兒童未正確回答,可以再次對兒童進行第二次提問,如果兒童正確回答此問題記為正確反應,如果回答錯誤此問題記為錯誤反應并繼續提問其他問題。

聽者訓練后對話探測:聽者訓練達標后,收集對話探測的數據。流程與“聽者訓練前對話探測”流程相同。

3.2反向對話探測(ReverseIntraverbalProbes)

聽者訓練前反向對話探測:在聽者訓練前,收集反向對話探測的數據。數據收集的流程和標準與“聽者訓練前對話探測”流程相同,提問的問題相反。例如在對話探測中提問“你什么時候吃?”,在反向對話探測中提問“你餓的時候干什么?”。

聽者訓練后反向對話探測:聽者訓練達標后,收集反向對話探測的數據。數據收集的流程與“聽者訓練前反向對話探測”流程相同。

3.3聽者訓練(ListenerTraining)

在聽者訓練中,三張圖片排成一條直線呈現在兒童面前,如表格2中所示,兒童被提問“什么時候警察會來?”,正確反應為兒童選擇“小偷”的圖片;兒童被提問“什么時候用蠟筆”,正確反應為兒童選擇“畫畫”的圖片;兒童被提問“什么時候用牙膏”,正確反應為兒童選擇“刷牙”的圖片。當兒童未正確反應時,提供錯誤矯正程序。每名兒童選擇的圖片內容為兒童的偏好物,偏好物通過訪談兒童的治療師和使用多重刺激無替代(MSWO)偏好評估得出。

在聽者訓練中使用固定比率強化計劃表(FR1),每個正確反應都強化,達標后使用平均比率強化計劃表(VR3),平均每三個正確反應強化一次。

聽者訓練的達標標準為9個問題中獨立正確反應8個,如果第一輪教學未達標,兒童進入第二輪教學,如果第二輪教學依舊未達標,將提供單獨的對話教學。

3.4對話教學(IntraverbalTraining)

對話教學示例如下:提問兒童“圣誕老人什么時候來?”,緊接著呈現視覺輔助“圣誕節”的圖片。之后,撤除圖片輔助再次提問兒童,直至兒童正確反應后提問下一個問題。

在對話教學開始時,使用使用固定比率強化計劃表(FR1),每個正確反應都強化,達標后使用平均比率強化計劃表(VR3),平均每三個正確反應強化一次。

4.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五名兒童在聽者訓練后能發展出了對話能力。一名兒童需要接受額外的對話教學,在對話教學后發展出了對話能力。三名兒童發展出了反向對話能力。

此研究結果支持聽者訓練可以促進孤獨癥兒童對話能力的發展這一觀點,建立聽者行為也許是幫助孤獨癥兒童發展對話和反向對話能力的路徑,但是對于具體的原因并不明晰,未來的研究應該關注聽者訓練如何促進孤獨癥兒童對話能力的發展。同時,在此研究中被試6在聽者訓練后并未發展出對話能力,而是需要額外的對話教學,對于這一問題未來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此研究也探究了聽者訓練后孤獨癥兒童反向對話能力的發展,在聽者訓練和對話探測中,語言的前事刺激相同,而在反向對話探測中,語言前事刺激不同,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被試反向對話探測的數據低于對話探測的數據。

目前,此研究是孤獨癥兒童反向對話能力的首篇研究,遺憾的是,此研究并沒有顯示聽者訓練在促進孤獨癥兒童發展對話能力方面的效率如何。盡管已經有研究顯示命名教學會比聽者訓練在發展對話行為方面會更有效率,但是此研究關注于聽者訓練后是否可以發展出孤獨癥兒童的對話能力和反向對話能力,并以此來解釋在沒有直接強化歷史下兒童出現的語言行為。

最后,此研究也存在一定限制性。限制一:此研究并未探討提問問題中的詞語對于被試反應的影響,例如“你什么時候上床”/“你什么時候去睡覺”。限制二:聽者訓練中使用的視覺刺激(圖片)對被試反應的影響,未來也可以關注使用更多的圖片是否可以進一步促進對話能力的發展。

編輯排版:戶秀美

參考文獻:Alm?s, I.K., Smith, D.P., Eldevik, S. et al. Emergent Intraverbal and Reverse Intraverbal Behavior Following Listener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alysis Verbal Behav 38, 1–23 (2022)

展開全部

來源機構專欄sign up

以琳:因為愛,所以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機構簡稱:北京師范大學
成立時間:1989年06月12日
區     域 :北京
單位性質:腦癱智障機構 | 科研學術機構 | 行業服務機構
優勢課程:學術科研 | 特殊教育
最新文章
1孤獨癥兒童的閱讀理解教學:總結中心思想
2提升學齡孤獨癥兒童言語行為的小組教學研究
3孤獨癥兒童英語詞匯教學的研究

作者專欄sign up

曾康倫
曾康倫
人物性質:機構督導
所屬單位:深圳長和大蘊兒童康復門診部
人物特長:機構督導
區     域 :廣東深圳市
單位性質:民辦康復機構| 連鎖康復機構
熱點文章

相關文章sign up

相關論文sign up

相關資訊sign up

相關視頻sign up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