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導航:
微信掃一掃分享
再孤獨的星星,也終究會發光,終究是會被人看見的?!锟锏哪赣H許媽媽(化名)
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于許媽媽(化名)本人
編輯|嗨腦仁
你,是一艘流亡的雙桅船,被命運禁錮于玻璃瓶中,突圍而出或是自囚以終?15年前,許媽媽(化名)成為了村里唯一一位大學生!作為考入城里大學的農村娃,那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了。
不料,這一切的美好如同泡影一般,美麗而又短暫,之后,兒子匡匡被診斷為低功能重度自閉癥,許媽媽的生活,瞬間跌落到了谷底。
離婚、失業,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天無疑開啟了“噩夢”模式。面對命運的陰霾,許媽媽是如何一路過關斬將,突破重圍的呢?我們往下看!
許媽媽(化名)于1980年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市,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兒,在蜜罐中長大的掌上明珠,收獲了不少呵護。
沒有任何煩惱,便安心學習,她的成績非常出眾,99年,考上新疆的大學,成為村里第一位考上大學的女孩。畢業后,她去了上海,與哥哥一起創業。事業蒸蒸日上,愛情也如約而至。
許媽媽(化名)遇到了心儀的那個他,相遇、相戀、婚姻,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轉年,兒子匡匡也出生了。由于生意太忙,匡匡被送回河南老家生活。
“匡匡是不是聾了,怎么叫他總沒反應呢?”一切的平靜,被這一通電話擊碎了?!翱鞄Ш⒆尤メt院看看,孩子不說話也不理人!”
撂下電話后,許媽媽(化名)放下了工作,帶他先后在嘉興市第二醫院、嘉興市婦幼保健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做了檢查,醫生們給出的診斷結論出奇一致——這孩子,有“孤獨癥譜系障礙傾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閉癥。而匡匡的情況,還可能屬于最糟糕的低功能自閉癥,并伴隨著智力殘疾。
殘疾!殘疾!網絡搜索后彈出的每一個字眼猶如絕癥一般,而恐懼的烏云籠罩著這個樸實的家庭。
2005年,美國篩查數據表明,每166名兒童中就有1名自閉癥兒童,而到10年,每88名兒童中就有1名自閉癥兒童。對于患兒來說,雖然還沒有針對自閉癥核心癥狀的藥物可用,但通過專業的干預訓練和家庭引導,可以極大改善患兒的生活,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尤其是自閉癥的黃金干預期,展開專業自閉癥兒童康復訓練的機構,也自然而然成為了自閉癥家庭的希望。2010年,許媽媽(化名)領著匡匡,在嘉興找到了一家康復機構,或許是孩子的癥狀過于嚴重,或許是機構老師經驗不足,總之,上了一段時間,機構負責人以匡匡年齡太小為由,勸退了。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匡匡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不說話不回應,大小便失禁,不開心就會哭鬧喊叫,深夜的睡夢中還會突然驚醒,在凌晨嚎啕大哭。
丈夫照顧了一段時間后,情緒出現了抑郁,后來許媽媽(化名)便辭職,與丈夫互換。后來,歷盡千辛萬苦,匡匡總算在上海找到了一家康復機構。
經過干預后,已經4歲的匡匡總算學會了控制大小便,但高昂的干預費用又再次令這個入不敷出的家庭雪上加霜,匡匡爸爸撐不住了,決定離婚,簽字后,他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再也沒見過孩子。
而離婚后,沒有收入來源的許媽媽(化名)獨自帶著匡匡,尋找出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許媽媽(化名)決定帶著匡匡去擺攤,她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翻出來,拿出去變賣。
許家的情況被物業知道了,而后又聯動街道,幫忙申請了低保補助,又號召社區捐款,那些素不相識的好心人不僅紛紛捐錢還將家里的瓜果梨桃送到家里來。
與此同時,許媽媽(化名)得到了當地企業家的幫助,為她提供貨源,讓她可以再網上售賣產品。溫飽解決了,但是高昂的康復費還是沒有門路。許媽媽(化名)后來想了想,反正都是干預,不如自己學,自己干預吧。
于是,小桌子、小板凳、小黑板、識字卡、雪花拼圖,總之各種教具都準備齊全了,許媽媽(化名)便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家進行教學。孩子休息時,她就上課,去學各種干預知識,去看各種案例,也會看心得體會,然后吸納總結。
孩子的言語問題很重要,認知和問題行為也很多,她根據機構評估后的干預計劃,為孩子按部就班的進行干預訓練。久而久之,匡匡的可以開口表達了,對外界也有了反應,基本的自理也逐漸掌握了。
如今,10歲的匡匡,已然是一個可以做一些飯菜的小能手了!“我教他最基本的做飯技藝,以后我不在了,好歹不會餓著自己?!?/p>
基本的自理掌握了,長大之后怎么辦,又成了許媽媽(化名)的心頭大石。于是努力挖掘匡匡的興趣愛好,成為了頭等大事。
“要不是鄰居及時發現并救了起來,真的是沒命了?!笨锟镌谝淮稳永倪^程中落入水中,不會游泳的匡匡被好心人救了上來,當許媽媽(化名)知道此事后,便決定帶匡匡去學游泳。
后來,許媽媽(化名)發現,匡匡的體育天賦非常優秀。他的速度和耐力確實遠超同齡孩子?!叭绻茏尶锟锍蔀橐幻麑I運動員,對他也是一種出路?!?/p>
許媽媽(化名)又買來了乒乓球桌,放在家里的客廳,找教練教會自己,再給匡匡當陪練;帶著匡匡到殘聯羽毛球館打羽毛球……“匡匡還喜歡獨輪車和輪滑,一個人可以玩幾個小時,可惜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p>
未來!乒乓球陪練?還是羽毛球陪練?說不定哪一項運動會成為匡匡的“主業”,成為謀生的手段,“如果真的那樣的話,匡匡也不會是社會的累贅,而是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痹S媽媽(化名)憧憬著美好未來。
這一路,許媽媽(化名)在殘聯、社區、鄰居以及社會力量的攙扶下,讓她與匡匡感受愛的偉大。而她也希望將這份愛,分享給更多特需家庭。
2021-04-18
2020-08-26
2022-01-04
2021-04-26
2022-07-26
2023-03-11
2021-07-06
2022-11-17
2020-02-08
2023-01-04
2021-12-31
2022-08-03
2020-02-05
2022-08-10
2023-02-03
2023-03-08
2020-05-08
2022-12-24
2020-05-08
2022-12-17
2022-05-08
2020-12-11
2020-11-04
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