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熱搜:  小孩自閉癥  孤獨癥癥狀  自閉癥天才  自閉癥治療  自閉癥語言訓練方法

孤獨癥流量門戶 自閉癥機構入駐

這6個問題!家長干預的盲點

來   源:大米和小米深圳福田中心
關注機構:
聯系機構:
摘   要:有個媽媽跟我說,孩子剛發現有障礙時,她總希望能通過加強訓練讓孩子趕上同齡人。想想看,你今天有因為孩子落后于同齡人,而苛責他嗎?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練習,家長只要把命令句改成疑問句,不但表現了對孩子的尊重,更能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同時也在幫助孩子練習未來獨立生活的技能。
關鍵詞:自閉癥,游戲能力,家庭支持,生活規律,

今天要說的6個問題,可能是你的干預盲點。


家長的困惑


當家長有以上困惑時,往往會求助于職能治療師。

從專業的角度,我們協助父母解決這些個案問題時,往往會從三個面向來評估分析:

第一、評估孩子本身的發展能力;

第二、分析孩子所處的環境提供的是協助還是阻礙;

第三、調整任務本身的特性與難易程度;


在尋找孩子做不好深層次的原因時,我們發現,除了孩子自身能力發展有障礙以外,很大的問題出自孩子成長的環境。

孩子在大人創造的環境中成長,一歲以前,家長對孩子發展都很熟悉“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也都能提供相應的幫助。

但一歲以后,孩子的學習成長所需能力更為復雜,家長也漸漸力不從心,不知不覺就為一些問題埋下了隱患。

在家庭層面,家長怎么做到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支持,而非阻礙?根據我30年的經驗與實踐,我總結了6大問題,它們很基礎,但家長常常忽略。


孩子是否有規律的生活?


圖圖今年9歲,盡管媽媽每天都交代他晚上9點半前要做完作業,但他還是隨心所欲,想玩游戲就玩游戲,完全沒把媽媽的話聽進去。

媽媽非常無措,“他就像是一個迷迷糊糊的小懶蟲。生活完全沒有規律,甚至大晚上不睡覺。導致什么事都做不好?!?/p>

對孩子來說,規律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不僅可以減少非預期發生事情所產生的焦慮,還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與穩定情緒。

家長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規律生活,讓孩子能夠預期他的生活。


養成規律生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有沒有午睡習慣?每天幾點起床?

幾點就寢?

午餐、晚餐或點心時間是否固定?

平時吃一餐飯需花多少時間?

有多少時間是游戲時間?

有沒有調整好排便習慣?

大人能不能掌握到孩子平時的生活作息?

這里我想重點強調,每個孩子的生活作息表應該是配合家庭本身的生活狀態調整,是個性化的。但是三歲左右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睡眠時間(10-13個小時)和戶外玩耍時間。


你是否常以大人的角度看問題?


這是場景你可能都很熟悉:

早上媽媽著急上班,孩子自己穿衣慢吞吞,媽媽就幫忙穿衣了;

孩子吃飯撒一地,奶奶看不慣,就一直堅持追著孩子喂飯;

選擇方便使用的學習杯喝水與使用輔助學習筷來吃飯;

……

因為孩子動作慢、不完美,就幫孩子做好所有事情,其實是非常需要警惕的事。

我們的孩子有障礙,生活中一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包辦雖然能節省很多時間與不便,但實際上我們卻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很多日常練習的機會。選擇太便利的工具反而會成為孩子往更高能力發展的絆腳石。


這里重點強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和學業同等重要。很多家長會說,道理我都懂,但是很難做到,這里也教大家一個小技巧。我們可以羅列出最想讓孩子學會的是什么能力,然后一次調整一件事情。比如收書包,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把時間提前到前一天晚上讓孩子去做。

想想看!你今天幫孩子做了多少其實他可以自己做(或許會做但做起來沒有很完美)的事情?


你是否因為孩子有障礙而過分苛求?


有個媽媽跟我說,孩子剛發現有障礙時,她總希望能通過加強訓練讓孩子趕上同齡人。

孩子手腳不太協調,她就讓他不斷訓練推球,一次做幾千個。即使孩子累了,發脾氣,媽媽還是強迫他繼續做下去。

這么多年,我接觸過不少不知所措,不自覺抬高要求,把小問題放大化的家長。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常常因為孩子是“特殊需要兒童”而表現得焦慮、暴躁,甚至是過于苛責孩子。

其實很多特殊需要兒童身上存在的問題,普通孩子身上也會存在。每一個孩子首先是兒童,也各有特性,接納才是科學干預的第一步。想想看,你今天有因為孩子落后于同齡人,而苛責他嗎?


你是否認為孩子游戲能力不重要?


玩是學齡前兒童(0-6歲)的首要任務。在自閉癥領域,游戲被靈活運用于各大實證有效的干預方法中。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游戲能幫孩子——

(1)消耗體能、釋放壓力進而提供學習需要的身心平衡;

(2)練習技巧為日后長大成人的生活所需準備。

對于一般孩子來說,玩發生很太自然了。但對于特殊孩子來說,玩是需要花心思的,因為他們時常喜歡自己玩自己的,我們很難加入他們。

其實和特殊孩子做游戲,并不需要復雜技巧,家長只需要:

1. 以孩子為主導性,跟隨他們做相同的動作,從輪流開始,慢慢加入到孩子的玩耍中;

2. 加入后,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或引入創新性玩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以此發起簡單互動;

3. 有了互動之后,在孩子游戲依舊有濃厚興趣時,開始思考如何在游戲中融入學習目標,如顏色教學、數字教學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A. 和孩子互動時,采用面對面的姿勢。

B.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用語要簡單化。

想想看! 你今天和孩子快樂地玩耍了嗎?


你有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嗎?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一定要按大人的想法去規定孩子要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一定要先洗澡再吃飯?

其實跟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的一點,就是知道孩子喜歡與討厭的事情,然后生活上適當的情境可以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比如,今天的晚飯,你想吃排骨還是花甲?爸爸媽媽每天抱你,你是否喜歡?

因為選擇也是需要練習的, 在選擇的過程中孩子需要思考、決定并學習承擔后果。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練習,家長只要把命令句改成疑問句,不但表現了對孩子的尊重,更能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同時也在幫助孩子練習未來獨立生活的技能。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尊重孩子的感覺,理解孩子的喜好,進而給予適當選擇的機會,來提升孩子的參與動機。

想想看! 今天使用了多少命令句,有沒有給予孩子選擇的機會呢?


你是否經常因孩子行為暴怒?


當孩子行為踩到你的底線時,你會如何處理?很多專家都會說,希望大人比孩子更成熟做個“戒吼媽”,但生活上充斥著忙綠、壓力與負擔,大人時常會斷了理智線。這時暫時離開現場,或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對于孩子的態度朝向“溫和而堅定”努力,做一個快樂的照顧者。堅定并非固執一層不變,而是讓孩子有一個可預測,知道自己被期待做什么。

孩子周圍大人要有共識與態度保持一致性。若一個孩子的行為今天可以被允許而明天卻不行,爸媽不允許但爺奶卻可以。這會造成孩子預期心理的混亂。

所以,當孩子的行為超出了你的接受范圍時,先冷靜或暫時離開,接著試試看同理并說出孩子的情緒,并一步步做到堅定。

想想看! 今天因孩子行為暴怒了嗎?


我一直堅信,養育沒有專家。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每個家長都可以把孩子帶好!

展開全部

來源機構專欄sign up

以琳:因為愛,所以專業
深圳市復米康復科技有限公司
機構簡稱:大米和小米深圳福田中心
成立時間:2020年11月13日
區     域 :廣東
單位性質:民辦康復機構 | 連鎖康復機構
優勢課程:社交訓練 | 感覺統合 | 言語訓練 | ABA訓練 | 融合課程 | 職能治療
最新文章
1大米和小米:自閉癥兒童能力突然倒退,怎么辦?
2暖心!父親偏癱后,22歲的重度自閉癥兒子每天照顧他
3大米和小米:請ChatGPT回答自閉癥家庭最關心的十大問題

作者專欄sign up

莊淼森
莊淼森
人物性質:機構督導
所屬單位:深圳長和大蘊兒童康復門診部
人物特長:機構督導
區     域 :廣東深圳市
單位性質:民辦康復機構| 連鎖康復機構
熱點文章

相關文章sign up

相關論文sign up

相關資訊sign up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