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導航:
微信掃一掃分享
每年年中過后,都有一批最為年輕的老師加入特教行業,成為“特教人”。新鮮血液的融入,刺激著新老特教人只有不斷提升進階,才能避免掉隊和贏于“內卷”。因為在這唯一不變就是變的年代,任何技能領域,缺少專業精進的支撐,是大寫加粗的可怕。有人說作為特教人最大的成就是成為行業翹楚,專研和制定最有效的康復計劃;也有人說作為特教人最大的成就是掌握盡可能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讓自己增值,對孩子也有益,雙贏;也有人說作為特教人最大的成就是“孩子不再需要我”,要讓負責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康復。當然,每個人理想有大有小,對應的現實有遠有近。
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特教的我們對于個人發展此刻可能在迷茫,也可能在尋求路徑打破現狀,在自己還沒有一個最優的解決辦法時,不妨多聽多看些別人的關注點和問題點,或許能幫助我們校正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今天,與幾位業內的特教老師聊了聊,替老師們問幾個問題。
鑒于目前特殊兒童人數、增長比率,以及康復的特殊持續干預屬性,可以說特教老師不僅是現階段剛需,在短期內依舊是供不應求狀態,更有十四五國家鼓勵特殊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引。因此,行業發展前景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在良好行業發展里尋求個人定位。
用人單位招特教老師,門檻肯定是證書,進入任何行業,證書都是敲門磚,特教行業也不例外,證書一方面是對企業用人風險的保障,也是對孩子康復效果的保障,例如,由中康協和心協認證的《孤獨癥兒童行為干預系列課程》。其次,在進入用人單位前,用人單位無法衡量個人所帶來的價值,因此另一個在乎點肯定是產生價值。而價值=孩子康復效果=知識+技能+經驗的儲備。如何清晰地展示出個人所具備的條件,這就需要個人電子CV,借此展示出個人的多邊技能屬性和理論知識儲備量。最后實操案例大概有多久,有多少,有什么效果,也是用人單位會考慮的點。
合適,但是要求肯定會有。對于家長來說,一般不需要掌握特別專業的知識,但可以學習含有實操的基礎專業知識。如果孩子是特殊兒童,那學習特教知識可以說是必備要求,因為康復效果好的孩子,往往是除了機構的努力外,家庭干預也在相輔相成。
孩子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里,如何帶孩子做有趣又有利于康復的游戲,孩子各項能力如何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孩子離開機構家長如何為孩子持續干預,這些現實問題,以及上手實操的問題需要提前考量,更需要盡早準備學習。
非特教專業入行也看前提職業,相近職業更好進入,但其他職業也是容易入行,但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做專業沉淀。因為是轉行,涉及求職,且入行即代表掌握了基礎干預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所以對于轉行進入特教行業的老師來說,一個專業證書必須要具備。另外,實操最為重要,轉行的老師更要注重實操練習。
首先,五年老特教≠專業老特教。從業時間只是一個變量,但專業更是建立在知識、技能、經驗三個體系的深度積累。提升能力也間接就是讓自己增值。在三個體系當中,知識=方法理論,技能=多維能力,經驗=實操案例,能否在科學方法理論的支撐下,為孩子進行可實施性干預計劃的制定,進而迭代和優化康復訓練的技術操作,需要自我分析定位,對于不足之處,學習提升。
推薦考取和學習《孤獨癥兒童行為干預實操技能培訓》,是擁有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認證課程,通過考核后即有專業認證證書發放。了解更多可點擊查看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推薦《孤獨癥兒童行為干預實操技能培訓》重磅上線。對于特教老師的個人發展與困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現階段是否要提升,該如何提升更取決于自我抉擇。
2022-08-03
2020-06-12
2021-09-12
2020-09-27
2021-11-07
2021-09-15
2020-11-15
2022-06-28
2023-01-03
2023-02-28
2020-05-20
2022-12-05
2022-11-08
2023-02-13
2020-02-27
2020-12-15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