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導航:
微信掃一掃分享
“模仿”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是不可避開的一環,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去學習新技能。在日后的融合交往中,模仿更是一項關鍵技能。
但是問題來了,我家娃根本不主動模仿,學技能的第一步就失敗了怎么辦?教模仿過程中孩子聽不懂我的話怎么辦?孩子根本不注意我怎么辦?
你會發現,我們的孩子很少去模仿其他小朋友玩玩具,模仿家人做家務,在群體中也很少模仿其他孩子的動作。
其實,孤獨癥孩子不會主動模仿他人,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不在人身上,另一方面是他們的大腦在模仿能力上有所欠缺。
可是,不會模仿,很多技能的學習就無法開展啊,怎么辦呢?
生活化的模仿,對孩子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是干擾,處處都是信息。但在相對安靜、封閉的1對1環境中,孩子的專注度和跟隨性都能得到練習和提升。
因此,孩子的生活化模仿能力較弱,我們不妨可以試試在1對1的活動中去訓練。
● 沒有接受過模仿訓練
● 模仿能力比較弱
● 年齡3歲以下
一般建議從和孩子玩“操作物件”的模仿開始,這樣對家長和孩子雙方來說都更加容易。
我們可以提供給孩子他喜歡的玩具。這里我們以很多孩子喜歡的【發聲玩具】為例(如搖鈴、沙錘),它又可以被把玩,又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能夠很好地調動孩子的注意力。
? 訓練時長:20分鐘(非固定,根據自家娃情況調整)
? 玩具數量:5-6個玩具
怎么玩呢?先觀察小朋友的興趣點和喜好。
比如:
①把玩具籃子拿出來,里面放著很多發聲玩具,看看孩子會不會主動去抓一個自己感興趣的。
不會拿的話,我們也可以直接遞一個給他。
②當孩子拿起玩具后,看看他會不會自主做出一些自己喜歡的動作。
每個孩子愛做的動作都不同,有些喜歡晃動,有些喜歡在桌面上敲,有些喜歡往自己臉上懟,然后,我們找他最擅長的開始介入。
等孩子產生興趣,等孩子做出動作,而不是急吼吼地想要馬上“教”孩子。
當我們找到孤獨癥孩子喜歡的動作后,我們就可以用這個動作貫穿這些玩具。我們拿起一個玩具,做一個動作示范,并且說“寶貝這樣做~”。
孩子完成動作后,我們可以比“耶”表揚鼓勵,也可以用小零食,或者撓癢癢、唱歌等活動給他強化。
大家注意了,在選擇動作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小朋友來適當改變策略。
有些孩子肌肉能力不太強,動作總是慢吞吞,那我們就不能輕言細語動作輕柔,而是要把表情、情緒和肢體動作調動起來;有些孩子總是很亢奮,動作幅度大,那我們就柔和一點,別讓孩子一做動作就收不住,反而把注意力分散了。
如果我們給孤獨癥孩子提供的5-6種玩具,每個動作孩子都能做得很好,完成度達到80%(家長要善于記錄哦),說明他已經掌握了。
不過,如果我們和孩子已經玩了好幾個星期,他還沒學會,但是已經厭倦了,態度上很抗拒,那我們就要更換東西來模仿。
比如:用我們常用的筆、牙刷、梳子、杯子、勺子等等,引導孩子做日常常用動作的模仿。
舉例,拿起一支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把筆給小朋友,有些小朋友很喜歡寫,他很自然會模仿這個動作。
舉例,做出梳頭發的動作。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適當地在課程中穿插家長給孩子梳頭的動作,讓孩子體驗被梳頭發的舒適,也可以讓孩子給家長梳梳頭。
提示:動作模仿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聲音和擬聲詞,比如“咕咚咕咚”好像真的在喝水一樣。孩子可能會覺得好好奇哦,好好玩哦,可能就會盯著我們看,看得非常認真,孩子專注力有了,完成度會好很多。
再舉例,做刷牙動作的時候,也可以唱唱兒歌,比如“我最喜歡刷刷牙,刷刷牙,刷刷牙”,唱歌一邊唱一邊做,有些孩子很喜歡音樂,聽到兒歌很開心,會愿意模仿你,也許孩子不能唱出這些詞,但跟著哼一哼也是不錯的。
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融入有趣的,孩子感興趣事物,孩子才會愿意和我們做,如果只是枯燥乏味的教學,往往很難進行下去,甚至讓孩子看到家長想逃跑。所以我們不要只想著功利性,先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孩子覺得練習是放松的開心的,教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同時加入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的練習,這樣有利于孩子更加主動地跟隨模仿。
總之,模仿能力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萬不能揠苗助長, 讓孩子陷入學了又忘,忘了又學"的惡性循環。多一點耐心,在日常起居中隨時隨地利用機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具備模仿能力之后,孩子在其他技能的學習上都會獲得莫大的助力。
2023-02-26
2023-02-20
2023-02-17
2023-01-09
2022-12-27
2022-12-20
2022-12-20
2022-11-29
2023-01-19
2022-08-03
2022-10-28
2020-02-16
2022-07-28
2022-08-23
2022-10-26
2020-02-13
2022-11-17
2020-11-10
2020-06-27
2023-01-29
2020-05-11
2020-09-06
2020-10-24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