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導航:
微信掃一掃分享
當孩子被診斷出自閉癥,家長們在傷心、絕望之余,會閱讀相關書籍、瀏覽大量信息,并咨詢其他自閉癥孩子的家長以及專業醫療人員,以期找到最適合孩子的訓練模式和干預機構。然而,很多家長可能依然會感到迷茫和困惑,每位醫生的建議都不一樣,到底什么樣的干預方法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呢?
這確實是一個很難的選擇。每位家長都生怕選錯,白白耽誤干預時機,影響孩子的進步和成長發育。然而,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哪一種干預方法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也沒有研究證明哪種干預對某些孩子會更有效。因此,家長們不用太過于糾結,若是遲遲做不了決定,反而耽誤時機。
對于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 記錄孩子當前的發育狀況和癥狀。
在選擇干預方法和干預機構之前,結合醫生的診斷,記錄孩子的各種發育遲緩問題和自閉癥癥狀,比如語言發育障礙、社交互動障礙、重復刻板行為等,并標記每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時記錄孩子目前發育正常的方面,作為日后的參照。
2. 找出相對較為嚴重的幾個問題,比如語言發育遲緩、缺乏社交互動、不會聽從指令等,以解決這幾個問題為目標選擇干預方法。
一般來說,自然發展行為干預方法或ABA相關的治療方法有助于提高語言發展、認知和適應能力,父母介導的干預方法有助于提高社交互動能力,有時還會減輕自閉癥癥狀。
請盡量選擇有詢證依據的干預方法,比如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ESDM)、關鍵反應治療(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 PRT)、社會溝通/情緒調節/社交互動支持(Social Communications/Emotional Regulation/ Transactional Support , SCERTS)等。
我個人比較推薦早期丹佛介入模式(具體請參閱: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及相關研究證據),因為這個方法有大量的研究證據,而且針對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干預和訓練的門檻較低,家長很容易參與。
其它自然發展行為干預方法或ABA干預方法也比較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干預方法都需要比較高強度的一對一訓練。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團體干預的效果可能比較有限。
3. 基于干預機構大多數情況側重于團體干預,其效果可能有限,因此,家長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具體請參閱文章:為什么父母參與是早期干預成功的關鍵?)。
在選擇機構時,請盡量選擇愿意與你們溝通、傾聽你們的需求、以及愿意給予你們指導的機構和老師。機構干預只是整個干預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干預和訓練。因此,家長們應該積極主動從機構老師和其他自閉癥孩子家長那里學習盡可能多的干預技巧。
4. 自閉癥干預是一場持久戰,跟所有戰役一樣,需要及時調整戰略方針和路線。
對照干預前的記錄,每隔三個月或半年重新評估孩子的情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所進步,本來已經習得的技能是否保持原有水平或有所進步,是否出現新的問題,等等。把評估的情況反映給干預機構老師,以便于老師為孩子調整干預策略。同時,家長也需要及時調整訓練方法,最大化訓練的效果。
這一點不僅適用于剛開始進行干預的家長,也適用于已經在干預路上奮戰許久的家長們。記錄孩子的具體問題和癥狀,定期重新評估,調整干預策略,如此循環往復。
5. 記日記,日記可以成為干預過程中非常得力的助手。
通過記日記,家長們可以跟蹤孩子的進步,記錄哪些訓練起作用,哪些訓練不起作用,以便及時發現干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調整到對孩子最有用的干預策略。
2023-03-10
2023-03-07
2023-03-06
2023-02-20
2023-01-17
2023-01-11
2022-12-29
2022-12-22
2020-02-06
2023-01-13
2021-12-30
2022-08-02
2022-08-03
2020-02-13
2023-02-01
2022-08-03
2023-02-05
2020-02-13
2021-04-28
2023-01-13
2020-11-16
2022-07-18
2023-03-08